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集群 > 产业集群

资 讯
 
精锐榜2(9).jpg
 
资 讯
湖北黄梅构筑纺织蓝图
文章来源: | 11-02
湖北省黄梅县地处鄂赣皖三省接合部,从名字即可看出,这里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发源地。黄梅同时还是驰名中外的佛教禅宗发源地,闻名全国的“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武术之乡”和“挑花之乡”。黄梅戏、黄梅挑花、禅宗祖师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刊记者 徐峰 /

 

 

湖北省黄梅县地处鄂赣皖三省接合部,从名字即可看出,这里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发源地。黄梅同时还是驰名中外的佛教禅宗发源地,闻名全国的“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武术之乡”和“挑花之乡”。黄梅戏、黄梅挑花、禅宗祖师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黄梅大力实施“高昂龙头、起飞两翼、开发三沿、建设四城”的发展战略,全县经济快速发展。2011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5 亿元,首次跨过百亿大关,财政总收入突破10 亿元大关。在此之中,作为黄梅传统支柱产业的纺织行业功不可没。

 

 

十一前夕,黄梅县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正式申请加入“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纺织产业转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峻一行也专程赶赴黄梅,对当地纺织产业和纺织服装产业园进行了实地考察。记者随队前往,真切感受到了黄梅纺织服装产业的蓬勃活力。

 

 

产业基础好后劲足

 

 

黄梅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水陆交通便利,物流运输快捷。今年5 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已将黄梅小池列为全省经济开放开发试点重镇,致力打造鄂东“桥头堡”,又将掀起黄梅新一轮的开发热潮。

 

 

据黄梅县副县长黄拥华介绍,黄梅是全国优质粮、棉生产基地县,棉花种植面积23 万亩,年产优质皮棉2.5 万吨。此外,黄梅人力资源丰富,总人口98.6 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41.5 万,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有16200 人,人口素质高,工资水平低,非常适合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布局和发展。

 

 

黄梅具有悠久的纺织历史,纺织产业是第一大支柱产业,现有年主营收入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60 家。2011 年,行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1.65 亿元,占全县总数的32.7%,上交两税占全县总数的24.1%,行业用电量占全县总数的22%。其中棉纺企业总产能为40 万锭,服装企业共有平缝机6000 台。产业龙头百鑫(中国)纺织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2 亿元、建造20 万锭精纺项目,一期10 万锭已经投产。宏晟纺织有限公司计划投资6.5 亿元,年产2200 万米弹力布、12 万锭氨纶包芯纺纱,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产。品牌方面,“黄梅挑花”已经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恋·采依”荣获省著名商标称号。

 

 

产业园应运而生

 

 

“纺织产业作为我县支柱产业、民生产业,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并把它作为五大产业之首来谋划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目前,我们立足积极承接纺织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举全县之力,全力建设、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园。”黄梅县委副书记何永红说。

 

 

据黄梅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委书记、主任蒋高平介绍,黄梅纺织服装产业园位于黄梅大胜关山工业园,大胜关山工业园总规划面积23.2 平方公里,纺织服装产业园是其“园中园”,规划面积10 平方公里。产业园具体规划为大力构建纺纱、织造、染整、面料、服装全产业链。大力发展10 万锭以上天然纤维的精纺以及化纤、合纤的纺纱,引进中高档无梭织布项目、新型印染项目,开发高档面料、功能性面料、碳纤维,积极发展产业用纺织品、家纺、知名品服饰以及与旅游相关的纺织工艺品,服装加工企业由代工向品牌经营转变,引入服装设计、品牌营销等项目,发展拉链、纽扣等辅料项目。

 

 

“纺织服装产业园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 年,产业园投产产能100 万锭,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 亿元,打造百亿园区以及全国纺织行业转移试点园区。”蒋高平说。

 

 

蒋高平介绍,除区位优势外,随着产业园平台建设的持续推进,黄梅县纺织产业发展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为承接纺织产业转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黄梅县委、县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诸多有力举措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多措并举助腾飞

 

 

为推动纺织产业发展,黄梅县“十二五”规划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全县五大重点产业的首要产业进行扶持,包括推动现有棉纺企业提档升级,引导企业走精品名牌之路,积极完善产业链条,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行业缺工难题,加快园区建设等。对在城区的规模较大的纺织企业,县政府专门出台“退城进园”办法,鼓励企业搬入工业园区。

 

 

谈到黄梅纺织服装产业今后的发展,何永红认为,首先要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园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力实施产业招商,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项目论证,考虑引进项目的先进性,实现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的有机结合。”

 

 

同时立足黄梅县实际,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加快现有棉纺企业技术改造,不断提升产品档次;引导服装企业加强品牌意识,走多元化、自有品牌发展之路;利用“黄梅挑花”被列为国家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利条件,大力开发挑花布、挑花工艺产品以及相关旅游产品,做大“黄梅挑花”品牌;鼓励服装企业加快整合,扩大产能和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盈利水平。

 

 

经过实地考察,杨峻对黄梅在发展纺织和建立产业园区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黄梅的发展正处在蓄势待发的起步阶段,潜力巨大,前途美好。黄梅县委、县政府发展纺织行业的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步骤清晰,为黄梅纺织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黄梅将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创新,积极承接和招引一批高规格项目落户园区,努力将其打造成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使之成为广大客商以最低成本和最大效益谋求发展的首选之地。”何永红对园区的未来信心十足。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